别总说“为众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”,许多时候,抱薪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而取暖的人,却在舒适地指点江山。
说的是最近“农妇伤城管”那桩事。河南周口,一位在街边靠卖菜维生的老妇,因为占道,与城管起了争执。几句争吵后,老妇操起菜刀,刺伤了一名城管队员。如今,老妇身陷囹圄,城管也在病床上。一场意外,两家命运都蒙上阴影。
这事,令人心里压抑!老妇为何要冒着风险摆摊?无非是为了一家老小的嚼裹!半生风雨,起早贪黑,只为挣点糊口的血汗钱。城管又为何要驱赶?职责所在,为了城市面貌。看似寻常的冲突,实则是生存的重压与制度的刚性碰撞。
我仿佛看到了老家那些身影,在街头巷尾,冒着严寒酷暑,摆摊卖菜、修鞋、磨刀的老人们。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,布满了岁月的刻痕,粗糙的双手,诉说着生活的艰辛,眼神中,却闪烁着对未来的期盼。他们不想体面地生活吗?他们不想坐在窗明几净的店铺里做生意吗?可他们无力承担高昂的租金,缺少一技之长,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,在城市的一隅,艰难求生。而那些年轻的城管队员呢?他们也只是拿着微薄的薪水,执行着上级的指令。工作不易,内心也未必没有挣扎。他们不是不明白人情世故,不是没有同情之心,只是身不由己,必须完成任务,维护市容整洁。
症结便在于此!城市管理固然重要,但不能以剥夺底层百姓的生存空间为代价!难道整洁光鲜的城市,必须建立在无数小摊贩的困苦之上吗?难道我们的城市,就容不下这些挣扎求生的人们吗?倘若城市管理只注重表面功夫,忽视民生疾苦,那么,再华丽的城市,也失去了温度。这并非周口独有的困境,而是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。一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,一面是百姓赖以生存的需求。如何找到二者间的平衡点,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担当。
我时常思忖,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,究竟该是什么模样?它不应只是高耸的建筑,耀眼的霓虹,更应是让每一个社会成员,都能有尊严地生活!它应让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,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希望,而非冷漠与绝望。农妇的举动令人惋惜,更是一记警钟!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城市发展的同时,不能遗忘那些被时代浪潮裹挟的人们。他们不是负担,而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!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支持与帮助,而不是将其排斥在城市之外。
我们能做些什么呢?或许可以呼吁相关部门,出台更具人性化的政策,为小摊小贩提供更公平的经营环境。或许可以倡导社会力量,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。又或许,只是在路过他们摊位的时候,买上一份蔬菜,给予他们一个友善的微笑。请铭记,每一个微小的善举,都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。切莫让那些在生活边缘挣扎的人们,在凛冽的寒冬里,感到绝望。因为,一个社会的良知,正体现在它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上。
上海配资网,配资公司官方网,乐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