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以为脱欧后,欧盟工人都被"赶走"了?
你没想到的是,那些留下来的罗马尼亚建筑工,正在用扎实的手艺重新定义"欧洲工匠"这四个字的含义。
我一个在伦敦做项目经理的朋友跟我说过一句话:"现在想找个靠谱的建筑工,罗马尼亚人是首选。"
01. 数据会说话:罗马尼亚工人,英国建筑业的"隐形支柱"
根据英国住宅建筑联合会(HBF)最新的行业普查,罗马尼亚人是英国住宅建筑业中最大的单一外国劳动力来源,占被调查建筑工人总数的7.29%。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?
在超过1000个建筑工地、涉及37,167名工人的大规模调查中,罗马尼亚工人在所有建筑行业都有大量代表。
相比之下,波兰工人占1.53%,立陶宛工人占1.32%,爱尔兰工人占1.25%。
罗马尼亚工人的比例几乎是波兰工人的5倍。
这不是偶然,这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。英国建筑商们心里最清楚:谁干活靠谱,订单就给谁。
02. 脱欧"大清洗"后,留下来的都是"硬货"
脱欧后,英国建筑业的欧盟工人数量下降了42%,从2017年的176,000人降至2020年底的127,000人。
但有个细节你可能没注意到:虽然总数在减少,但罗马尼亚工人的比例反而在上升。
为什么?很简单,能留下来的,都是技术过硬、英语不错、有正式雇主担保的"精英"。
脱欧政策实际上帮英国建筑业做了一次"优胜劣汰"的筛选。现在想在英国工作的罗马尼亚人,必须有雇主担保、至少25,600英镑的年薪、A-level以上技能水平,还要通过英语考试。
这些门槛,把那些"混日子"的人全部挡在了门外。
03. 英国承包商的"真香"定律:技术好,态度佳,性价比高
我之前接触过几个英国本地的建筑承包商,聊起罗马尼亚工人,他们的评价出奇一致:
"技术扎实,干活认真,沟通无障碍。"
一位在曼彻斯特做住宅开发的承包商告诉我:"我们团队里有三个罗马尼亚砌墙工,手艺比本地工人还好。砖墙垒得又直又快,从不偷工减料。"
在一个英国建筑工人论坛上,有经验分享说:"罗马尼亚工人一般做拆除工作,保加利亚人做干墙,波兰人做木工和砌墙。他们准时上工,积极肯干。"
更关键的是,这些工人不是"廉价劳动力"。
脱欧后的签证制度确保了他们拿到的是正当工资——年薪至少25,600英镑,特殊技能短缺行业最低也要20,480英镑。
04. 罗马尼亚的建筑教育体系,造就了"欧洲工匠"
很多人不知道,罗马尼亚有着深厚的建筑工艺传统。
在罗马尼亚,高等教育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前六个月被视为实习期,必须在指定导师的指导下工作,雇主还要为实习生颁发官方认证的完成证书。这种严格的学徒制度,确保了工人的技术水准。
更重要的是,罗马尼亚的建筑工人有"工匠精神"。
他们不把建筑当成单纯的"搬砖"工作,而是当成一门手艺来传承。每一道工序,每一个细节,都要做到位。
这种工作态度,在英国建筑业供不应求的环境下,简直是"稀缺资源"。
05. 英国建筑业的"用工荒",成就了罗马尼亚工人的"黄金时代"
英国建筑业面临严重人手短缺,预计到2028年需要增加超过25万名建筑工人。
目前行业空缺职位高达48,000个,是21年来的最高纪录。
英国政府已宣布投资6亿英镑,计划在2029年前培训6万名新的建筑工人。
但是,培训本地工人需要时间,而建筑项目等不起。
这就给那些已经在英国、技术过硬的罗马尼亚工人创造了"黄金机会"。
他们不再是"廉价替代品",而是"抢手货"。
英国住宅建筑联合会执行主席的话说得很直白:"这些普查结果清楚地表明,建筑业目前对非英国工人的依赖程度。虽然行业正在大力投资招聘和培训离校的年轻人,但持续获得海外工人绝对是必要的。"
06. "技术移民"VS"体力劳工":罗马尼亚工人的身份跃升
过去,人们提到"罗马尼亚建筑工",脑子里想的是"便宜的体力劳动"。
现在不一样了。
英国劳工滥用监管局(GLAA)专门为罗马尼亚社区开设了工人权利培训课程,帮助他们了解英国的就业法律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英国政府把罗马尼亚工人当成了"长期合作伙伴",而不是临时工。
超过140万罗马尼亚人申请了定居身份,是所有欧盟国家中最多的。
这些数字背后,是一群技术娴熟、法律意识强、愿意长期在英国发展的建筑专业人员。
07. 从"被排斥"到"被争抢":市场是最好的裁判
2020年初,英国媒体还在讨论"关闭边境,终结波兰水管工和罗马尼亚建筑工的时代"。
2025年,英国建筑业却在想方设法留住和吸引更多罗马尼亚技术工人。
这种转变,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真正的技术,永远稀缺;真正的工匠,永远抢手。
罗马尼亚建筑工人用自己的手艺证明了,国籍不重要,技术才是硬道理。
08. 给中国建筑工人的启示:技术,是最好的"通行证"
看着罗马尼亚工人在英国建筑业的"逆袭",我想起那些在海外打拼的中国建筑工人。
无论在哪个国家,无论什么政策环境,有一点永远不变:技术过硬的工人,永远不愁工作。
罗马尼亚工人的成功,不是因为他们"便宜",而是因为他们专业、可靠、有工匠精神。
这对所有想在国际市场立足的建筑工人来说,都是最好的教科书。
旅行建议Tips:
- 如果你在英国旅行,会发现很多精美的建筑修复和现代住宅项目都有罗马尼亚工人参与
- 伦敦、曼彻斯特、伯明翰等大城市的建筑工地上,经常能听到罗马尼亚语
- 参观英国新建住宅区时,可以留意施工标准——很多都体现了欧洲工匠的精细工艺
写在最后:
技术,是最好的"签证";工匠精神,是最硬的"通行证"。
罗马尼亚建筑工在英国的故事告诉我们:只要你足够专业,市场会为你开路,政策会为你让步,雇主会为你争抢。
这个世界,永远缺的不是劳动力,而是真正的工匠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上海配资网,配资公司官方网,乐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